紅網時刻新聞9月19日訊(通訊員 唐勁松 許歡 羅性毅)秋意漸起,溫情涌動。9月19日上午,永州市2025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在東安縣鹿馬橋鎮馬坪村熱烈開展。市農業農村局積極響應市委宣傳部號召,組成一支涵蓋政策宣講、農技推廣、疫病防控等多方面的專業服務隊,深入鄉村一線,把政策、技術、物資和關懷送到農民朋友手中。

清晨七點,晨光熹微,市農業農村局大院已是一派忙碌景象。工作人員早早將一箱箱農資、一摞摞資料搬上車——其中,既有價值1萬元的農藥農資,也有精心編印的1萬份惠農政策手冊和農業實用技術資料。他們帶著滿滿的“愛心物資”和扎實為農服務的初心,統一乘車駛向馬坪村。
上午九時,活動正式拉開帷幕。現場人頭攢動,氣氛熱烈。市農業農村局的展位前尤其熱鬧,不少農戶一早就趕來咨詢。“今年種什么品種產量更高?”“轉基因作物安不安全?”“病蟲害該怎么提前預防?”“禽病該怎么防治?”……面對大家關心的問題,市農業農村局農業專家們耐心地一一解答,并結合當地土壤和氣候條件,積極推介主導品種和種養技術,講授常見動物疫病和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治辦法,真正讓“良種良法”落地生根。活動過程中,還向農民朋友發放了農藥和防疫物資。

“這些資料太有用了,我拿回去好好學!”一位大叔捧著剛收到的技術手冊笑容滿面。不少群眾表示,這樣的活動“接地氣、聽得懂、用得上”,不僅解決了實際生產中遇到的難題,更感受到了黨和政府濃濃的關懷。
市農業農村局還現場捐贈5000元現金,用于支持當地農業農村發展。一份份資料、一袋袋農資、一句句解答,凝聚成一股暖流,流淌在村民心間。

“我們希望通過‘三下鄉’這樣實實在在的活動,把黨的惠農政策講清楚,把先進農業技術送上門,助力鄉親們增產增收,為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更多力量。”市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楊鏗這樣說道。
秋風送爽,服務暖心。此次“三下鄉”活動不僅是一次技術的推廣、一場政策的宣講,更是一次情感的聯結,它把關懷和希望播撒在田野鄉間,有效激發了農民群眾創造美好生活的內生動力,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注入了新的活力。
首頁
市政府
政務要聞
政務公開
辦事服務
政民互動
政府數據
幸福永州
湘公網安備 43110302000125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