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新聞7月4日訊(通訊員 莫少文 劉愛文)為進一步推進糧食產能提升行動、提高水稻單產,7月3日,永州市水稻大面積單產提升暨晚稻生產現場推進會在祁陽召開。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唐慧云出席會議并講話。市農業農村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水利局、國家統計局永州調查隊、市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市農科所、市農機事務中心等部門相關負責同志,各縣(市區)農業農村局主要負責同志參會。
會議指出,當前正值早稻收割、中稻田間管理、晚稻播種和移栽關鍵期,各地要組織縣、鄉領導和農技人員實行分片包干負責制,逐鎮逐村開展調查摸底、落實落細晚稻面積;按照“搶育一批、擴育一批、備育一批”的要求,積極組織種糧大戶、育秧主體育足育好晚稻秧苗;及時做好“雙搶”工作,扎實開展防災減災,加強技術指導服務,確保不折不扣完成全市226萬畝晚稻播種任務;要突出抓好單產提升建制縣、建制鄉鎮建設,堅持抓好“六增兩控”(即良種推廣增潛力、集中育秧增壯苗、合理密植增穗數、水肥耦合增粒數、“一噴多促”增粒重、水旱輪作增地力、綠色植保控病蟲、機械收獲控損耗),著力推動“萬畝片”“千畝方”“百畝田”辦點示范,大力培育種糧大戶、農民合作社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經營主體,推動水稻大面積單產提升;要全力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快2024年度項目掃尾驗收,抓緊2025年項目勘察、設計、評審等前期工作,強化高標準農田專項整治,助力水稻大面積單產提升。
會議要求,要下定決心提早謀劃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切實加強統籌指導,以鄉鎮、村為單位科學測算并制定秸稈利用工作方案,用好用足省級獎補資金和統籌整合當地涉農結余資金,結合糧食生產等重點工作加強蹲點指導服務,引導農戶科學禁燒、綜合利用,務求工作實效。
會前,與會人員集中觀摩了茅竹鎮同創育秧中心晚稻工廠化集中育秧、七里橋鎮龍門新村單產提升示范片以及觀音堂社區育秧大棚綜合利用等現場,市農科所專家就水稻大面積單產提升技術進行了專題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