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7月17日訊(通訊員 王長榮 劉武榮)近日,永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永州市進一步明晰職責落實燃氣安全管理責任十條措施》。
“十條措施”即:嚴格落實入戶安檢;加快推進燃氣泄漏報警器安裝和橡膠軟管更換;深化燃氣器具和鋼瓶生產、銷售、使用、報廢監管;加強醇基燃料、工業用丙烷的安全監管;規范燃氣輸送配送管理;強化燃氣運輸企業和車輛監管;突出整治餐飲等重點場所燃氣安全隱患;聚焦餐飲、娛樂場所等人員密集場所消防安全隱患治理;嚴格燃氣領域監管執法;大力開展“改幫服”活動。
通知要求,由市城管執法局牽頭,市應急管理局、市公安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市商務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消防救援支隊等單位參與,抽調人員組成專班,在市中心城區開展2個月集中整治行動,確保排查整治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見到實效。各縣市人民政府要同步組織專班開展集中整治行動。按此“十條措施”常抓不懈,持續推進,形成長效機制。
市中心城區聞令而動,迅速組建了中心城區燃氣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工作專班,分設4個專項排查整治組,從7月14日起,在中心城區及各鄉鎮集中開展為期2個月的燃氣安全隱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動。根據“十條措施”,專班聚焦全市燃氣排查整治4個環節16類典型問題清單,對中心城區及鄉鎮餐飲場所(含學校、醫院、養老院等企事業機關食堂、建筑工地食堂)、使用燃氣的燒烤店、農貿市場、商業綜合體、學校、醫院、工業園區等燃氣安全隱患專項開展聯合排查整治,全面“拉網式”徹底排查整改,提升城鎮燃氣本質安全。
▲市中心城區燃氣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整治工作專班,組織開展燃氣安全隱患集中排查整治行動。通訊員 攝
據悉,自寧夏銀川“6.21”燃氣爆炸事故以來,永州市迅速開展排查整治,擰緊燃氣“安全閥”,筑牢生命“防火墻”。
6月23日至24日,市安委辦派出4個督查組,對全市14 個縣(市、區)進行專項督導。各縣(市、區)積極響應,周密部署,共檢查燃氣企業106家,檢查餐飲等場所7372個,共發現安全隱患10543個,已完成整改9564個。
▲排查餐飲戶。通訊員 攝
自5月中旬起至今,以不合格橡膠軟管排查整治更換為契機,永州組織開展入戶安檢79558戶,排查同一房間混合使用多種燃料,特別是燒烤店炭火與液化石油氣或天然氣混用問題409起,排查餐飲戶使用不符合國家標準的可調節壓力液化石油氣調壓器和使用無熄火保護裝置、無3C認證的燃氣具1809起,更換563個,餐飲戶、居民用戶等場所新安裝燃氣泄漏報警器719個,排查整改超量違規儲氣52處,更換不合格軟管14萬多根,其中困難戶6200多根。
- 關于印發《永州市進一步明晰職責落實燃氣安全管理責任十條措施》的通知2023-07-13
- 永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解讀《永州市進一步明晰職責落實燃氣安全管理責任十條措施》2023-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