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全媒體記者 嚴萬達 通訊員 朱思齊 羅江南
如何讓企業在創新中“挑大梁”?如何吸引并留住優秀科技人才?如何落實財政保障?今天,在《永州市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區域科技創新高地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政策解讀新聞發布會上,永州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易先平,永州市人社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鄒越,永州市財政局二級調研員李四君對新出臺并印發的《若干措施》進行了權威解讀。
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永州實踐提供科技支撐
永州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易先平介紹,《若干措施》的出臺,是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和考察湖南時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具體行動,對于推動永州科技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有利于優化創新生態。《若干措施》通過支持基礎研究、打造科技創新平臺、培育壯大創新主體等措施,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同時,通過科技金融支持和人才隊伍建設,打通資金鏈和人才鏈,形成全方位的創新支持體系,將進一步優化永州創新生態,激發創新活力。
有利于提升創新能力。《若干措施》聚焦研發投入、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轉化等重點領域,通過激勵企業和科研機構增加研發投入,實施“揭榜掛帥”項目,鼓勵申報省級以上重大科技項目,開展技術交易補助等措施,推動永州在關鍵技術和核心領域的突破,增強區域科技競爭力。
有利于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圍繞永州“3×2”現代化產業體系,通過支持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等平臺建設、實施科技企業分類培育等措施,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型企業和高能級創新平臺,推動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快速增長,為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永州實踐提供科技支撐。
讓企業站上創新的“C位”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永州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易先平介紹,《若干措施》從四個方面支持企業科技創新,讓企業站上創新的“C位”。
一是促進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不僅全力落實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與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減免政策,還幫助研發投入增長顯著的企業爭取省財政研發獎補,對研發投入大且賬目規范的企業給予市財政獎勵,激發創新主體加大研發力度。如年度研發投入200萬元以上的企業和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均可獲得相應資金激勵,最高獎勵達5萬元,切實減輕企業創新成本,提升創新積極性。
二是支持企業建設各類創新平臺。永州對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類平臺、技術創新與成果轉化類平臺、創新創業服務類平臺等各類創新平臺進行了梳理,也對其他同等層次的創新平臺進行了說明,各類平臺按層級給予經費支持,如新認定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可獲100萬元經費,省級平臺可獲50萬元經費。從基礎研究到成果轉化、創新創業服務,不斷夯實科研基礎條件,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和研發活動覆蓋率。
三是梯度培育科技型企業。實施科技企業分類培育,新認定或重新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首次備案的科技型中小企業等均在獎勵范圍內,獎勵金額從0.5萬元到15萬元不等,同時鼓勵企業參與創新創業賽事,獲獎項目可獲豐厚后補助,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與競爭意識。
四是金融支持企業創新。深化科技金融改革,持續推進科技型企業知識價值信用貸款風險補償改革,同步實施科技保險補助政策,構建“股貸債保”聯動體系,化解企業創新資金困境。
為科研人員松綁賦能
《若干措施》在吸引和培育科技人才方面有哪些亮點?在推動政策落地上有何舉措?
永州市人社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鄒越介紹,《若干措施》支持企業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積極為科研人員松綁賦能,科技人才職稱申報、創新創業團隊及外國專家人才引進均獲有力支持。
如,對企業科技人才分層級支持,企業研發人員新獲得高級以上職稱且繼續在該企業工作滿1年的,正高資助2萬元/人、副高資助0.5萬元/人。支持在高校、科研院所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轉化股權和分紅激勵試點,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作價入股,不再限制占注冊資本比例。
結合《若干措施》和人社工作職責,永州人社將通過如下舉措,推動企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簡化職稱評審流程,持續開展民營企業專場職稱評審。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與企業聯合培養人才,鼓勵“專精特新”高新技術企業申報國家級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工作站。完善人才評價機制。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
建立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
《若干措施》的政策落實有哪些財政保障措施?永州市財政局二級調研員李四君介紹, 永州建立了資金、機制兩大保障,助力科技創新發展。
資金保障。一是實行分級負擔,文件中涉及的支持資金,按照現行財政體制實行市、縣兩級財政分級負擔,確保政策實施有相應的資金支持。二是安排專項資金,今年預算已安排專項資金支持市本級中心城區的研發活動、創新平臺建設和科技項目實施。專項資金主要對《若干措施》中科技后補助類和評審類項目予以支持。后補助類項目主要包括上級部門認定類和創新成效類項目;評審類項目主要包括市“揭榜掛帥”重大科技項目、創新創業團隊項目。同時,支持市委、市政府確定的其他重大科技工作。
機制保障。建立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確保財政對科技的投入能夠持續增加,為科技創新提供穩定的資金來源,推動科技創新的持續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