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件出臺背景
為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完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有序實施全國公共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以下簡稱示范項目),根據市政府第49次常務會議通過的《示范項目實施計劃》內容,制定了“1+N”系列文件,“1”即《關于構建“永就業365”高質量充分就業服務體系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為示范項目實施總領性文件,“N”即N個具體實施文件。《實施意見》緊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黨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通過創新實施穩崗擴崗優選計劃、服務園區“幫工計劃”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加大就業資金對企業用工的支持力度,有利于破解“有活沒人干”和“有人沒活干”結構性矛盾。同時,《實施意見》聚焦高校畢業生、大齡勞動者、就業困難人員等重點群體就業,明確了一系列幫扶舉措,有利于激發就業創業活力,平穩推進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
二、文件起草過程和依據
(一)起草經過:今年7月初,我局以示范項目實施方案為藍本起草了《實施意見》。8月下旬至9月上旬,多次征求市直相關單位和各縣市區(管理區、經開區)意見,期間,劉厚常務副市長主持召開示范項目推進會,全面聽取市直相關單位意見,累計收到22條意見,其中:采納15條、部分采納2條、未采納5條。9月29日,我局將《實施意見》送市司法局、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審查,兩個部門分別出具了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報告和公平競爭審查報告。
(二)政策依據:主要依據《財政部辦公廳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組織申報2024年公共就業服務能力提升示范項目的通知》(財辦社〔2024〕2號)、《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財社〔2023〕181號),制定的示范項目實施方案內容獲財政部、人社部認可并成功申報示范項目,本實施意見是對實施方案中的措施內容進一步具體細化,所制定的政策符合人社部、財政部對示范項目的要求。
三、文件主要內容
《實施意見》分為“目標任務、主要內容、保障措施”三大部分,突出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全力支持企業穩崗擴崗。實施穩崗拓崗優選計劃和服務園區“幫工計劃”,推動市場主體吸納就業,擴充就業崗位。二是促進創業帶動就業。通過建設4個市級返鄉創業園、30家創業孵化載體,遴選30個市級優質創業項目等措施,擴大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三是精準援助重點群體就業。設置15個“青年求職加油站”,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穩定農民工務工規模,兜牢困難人員就業民生底線。四是技能培訓提質增效。開展精準化技能培訓,幫助成立企業職工培訓中心,鼓勵開展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建設2家市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6家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和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培塑特色勞務品牌。五是優化服務促進快速就業。精準采集和常態化更新勞動力資源信息,規劃設置100個“樂業小站”,全面改造、升級市縣兩級人力資源市場智能服務大廳,實施縣市區公益性零工市場全覆蓋,提質升級瀟湘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六是推進數字賦能就業。升級“永就業”信息平臺和“永就保”云平臺,做實智能求職招聘,推進智能政策經辦,強化智能信息監測。
四、政策特點
《實施意見》將常規政策與創新政策有機結合,對以往政策進行充實、調整,主要有主要有三個方面的特點:
(一)延續政策落實。針對企業、居民日常公共就業服務需求,常態化開展青年就業見習工作、繼續發揮公益性崗位兜底作用、積極提質就業幫扶車間、持續優化升級創業孵化基地、著力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就業工作、精準開展職業技能培訓、強化產業技能人才培育、培訓特色勞務品牌。
(二)內容更加全面。一是積極開展勞動力資源庫建設,原有基層服務力量基礎上,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市場主體參與基層網點服務建設;二是提質升級瀟湘人力資源產業園和全市人力資源服務大廳,鼓勵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社會資本和優質服務參與建設和運營管理。三是提升創業培訓師資質量、課程質量、后續服務質量,成立20家創業指導工作室。
(三)注重創新引領。一是支持經營主體招工和穩崗,創新出臺服務園區“幫工計劃”10條措施,實施“穩崗拓崗”優選計劃,支持發展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產業和企業,對第三方招工主體和穩崗企業給予雙向保障。二是著力釋放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結合我市豐富返鄉勞動力資源,建設4家返鄉創業園建設;給予優質創業項目獎補資金,加速項目孵化。三是延伸基層服務觸角。積極開展“職業指導下基層”下基層活動,建設樂業小站和青年求職加油站,助推重點群體和勞動者實現高質快速就業。四是整合數字化平臺,優化“永就業”智聘平臺和“永就保”數據云平臺,集成推出“云上快辦”數字智能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就業服務+AI”的多維交互式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實現崗位精準推送、就業實時監測、政策免申即享、業務無感智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