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日報記者 黃玲玲 通訊員 何紅福
何寶珍是道縣人,中國共產黨早期杰出女黨員,劉少奇同志的妻子、早期革命戰友,婦女運動先驅。
1902年,何寶珍出生于道縣洑水河畔貴頭村一戶貧苦農民家庭。1918年考入衡陽的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師范學校,1922年,加入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192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在江西安源與劉少奇結婚。
此后,何寶珍隨劉少奇輾轉上海、武漢、東北等地從事革命工作。為了革命,他們先后將三個哺乳中的孩子送人撫養。為了人民的幸福和民族的復興,一次次與親人含淚告別,一次次與兒女骨肉分離,一次次把無盡的思念埋藏在心底。
1932年冬,劉少奇調到江西中央蘇區工作,按照組織安排,何寶珍帶著小兒子留在上海堅持地下斗爭,并擔任全國互濟會負責人兼營救部長。這份工作不但繁重,而且非常危險,但何寶珍毫不猶豫地接受了這項工作。
在險惡的環境中,何寶珍以教師職業為掩護,爭取國際紅色互濟會的援助,營救被捕的同志。她的頻繁活動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注意。1933年3月的一天,何寶珍不幸在家里被捕,倉促之中她把三歲多的毛毛推到了鄰居大嬸的懷里,只說了句:“張媽,請幫我照看一下孩子,過幾天會有人來領他的。”
何寶珍被捕后,以坦然的心態迎接新的考驗和斗爭。敵人對她幾次動刑,逼其招供,她一口咬定自己是教師。敵人問不出結果,只好將她押往南京憲兵司令部。在憲兵司令部里,敵人又對她進行多次審訊,仍弄不清她的真實身份,最后判了她十五年徒刑,羈押在南京模范監獄。
在獄中,何寶珍與敵人做堅決斗爭。她機智勇敢,用歌聲給同志們鼓舞斗志;熱心幫助錢瑛、帥孟奇、夏之栩等因受過刑而行動不便的獄友;帶動獄友一起通過絕食爭取生活待遇……獄友稱她為“小大姐”。
1934年,由于叛徒的出賣,何寶珍身份暴露。“只要與劉少奇解除夫妻關系,只要宣布脫離共產黨組織,只要交出同黨名單,就給你自由!”敵人見軟的不行,就對她嚴刑拷打,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用鐵烙身體、用竹簽釘指尖……用刑后敵人仍一無所獲。
敵人無計可施,最后,惡狠狠地說:是死,是活,兩條路由你選,要活命就老實招來,頑抗只有死路一條。何寶珍堅定地回答:“要口供,沒有;要命,拿去吧,革命者是殺不盡的。”惱羞成怒的敵人,將何寶珍改判為死刑。
這年秋天,年僅32歲的何寶珍,戴著腳鐐、戴著手銬、帶著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昂首挺胸走向刑場,壯烈犧牲在南京雨花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