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孔軍
新聞媒體是黨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在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有著重要作用,尤其在黨建工作之中,新聞媒體的輿論引導責任至關重要。如今,由于時代的發展,信息傳播的范疇和速度發生了質變,各種新媒體的出現,造成輿論環境變得越來越復雜。為適應這種情形,進一步強化新聞媒體輿論引導責任,對于進一步強化黨建工作的宣傳效果,加強黨和群眾的聯系,促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都具有重大意義。
一、新聞媒體在黨建工作中輿論引導的責任體現
1.堅持正確輿論導向
新聞媒體在黨建工作的輿論引導中,首要責任是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這要求新聞媒體在報道黨建相關內容時,必須以黨的政治立場為出發點,準確傳達黨的意志和主張。在涉及黨的重大決策、重要政策以及敏感問題時,新聞媒體要嚴格按照黨中央的要求進行報道,避免出現誤導性信息。在報道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實施情況時,新聞媒體不僅要關注政策的推進過程,更要突出政策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實際利益和積極影響,引導群眾正確理解和支持黨的政策。只有堅持正確輿論導向,新聞媒體才能在黨建工作中發揮積極的輿論引導作用,維護黨的形象和權威。
2.創新傳播方式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傳播格局發生了深刻變化。新聞媒體要更好地履行在黨建工作中的輿論引導責任,就必須創新傳播方式,適應新的傳播環境。一方面,新聞媒體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的優勢,如微信公眾號、微博、短視頻平臺等,拓寬黨建信息的傳播渠道。通過制作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新媒體作品,如短視頻、漫畫、H5頁面等,吸引更多受眾關注黨建工作;另一方面,新聞媒體要注重傳播內容的個性化和精準化。根據不同受眾群體的特點和需求,推送針對性強的黨建信息,提高信息傳播效果。針對年輕黨員群體,新聞媒體可以采用更加時尚、活潑的傳播方式,制作符合年輕人興趣愛好的黨建宣傳作品,增強黨建信息對年輕群體的吸引力。
3.加強內容建設
優質內容是新聞媒體發揮輿論引導作用的基礎。在黨建工作中,新聞媒體要加強內容建設,提高黨建報道的質量和水平。新聞媒體要深入挖掘黨建工作中的亮點和深度內容,避免表面化、形式化的報道。通過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采訪一線黨員干部和群眾,了解黨建工作在實際開展過程中的真實情況,挖掘出具有感染力和說服力的故事和案例。新聞媒體要注重對黨建理論的闡釋和解讀,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將黨的創新理論、黨建工作的重要意義等傳達給受眾。通過深入淺出的內容,幫助受眾更好地理解黨建工作,增強對黨的認同感和歸屬感。
二、新聞媒體履行黨建工作輿論引導責任的策略
1.加強媒體隊伍建設
新聞輿論工作的關鍵在于加強新聞媒體隊伍建設。要提高新聞媒體從業人員的新聞傳播素質和新聞引導能力。一方面,政治理論學習要加強。加強對新聞媒體從業人員的政治理論教育,多組織新聞媒體從業人員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保證在輿論引導工作中,始終有一個正確的政治方向;另一方面,業務技能要提升。媒體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還要進一步提高,需增強新聞采編能力、新媒體技術應用能力等??赏ㄟ^組織新聞媒體從業人員專題培訓會、新聞業務研討會、崗位練兵等多種形式來不斷推進新聞媒體從業人員的業務水平不斷提升,從而確保他們能做好新時代黨建工作輿論引導工作。
2.建立健全輿論引導機制
為了更好地履行黨建工作的輿論引導責任,新聞媒體需要建立健全輿論引導機制。要建立快速反應機制,在面對黨建工作中的突發事件或熱點問題時,能夠迅速組織采編力量,及時發布權威信息,回應社會關切,避免謠言和不實信息的傳播。要建立協同聯動機制,加強新聞媒體內部各部門之間以及不同新聞媒體之間的協作配合。通過整合資源、形成合力,提高輿論引導效果。不同地區的新聞媒體可以圍繞共同的黨建主題開展聯合報道,擴大宣傳覆蓋面。要建立效果評估機制,對黨建工作輿論引導的效果進行科學評估,及時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輿論引導工作。
3.深化媒體融合發展
媒體融合發展是新聞媒體發展的客觀必然,也是增強黨建工作輿論引導能力的必然選擇。新聞媒體推進媒體融合發展,實現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優勢互補,加快一體化內容生產體系建設,實現內容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點分發;搭建全媒體的傳播平臺,實現各類媒體平臺互聯互通;積極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動內容生產效率和質量的提高,實現精準推送和精準服務的個性化內容,提升黨建輿論引導效果。
(作者單位:永州市融媒體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