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永州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周潤潤
□永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兵 通訊員 劉佳賓
今年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著重提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新動能積厚成勢、傳統動能煥新升級。”作為全市經濟建設的主陣地、排頭兵,永州經開區如何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日前,永州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周潤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永州經開區將以“135”工作思路為指引,錨定“在國家級經開區綜合評價和省‘五好’園區創建綜合評價中大幅進位、創特色,在全市園區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樹標桿”這個目標,以“爭分奪秒抓招商、不遺余力推項目、千方百計優環境”三大抓手破題開路,開創“項目建設大工地、招商引資大洼地、營商環境新高地、各類平臺聚集地、經濟建設主陣地”五個良好局面。
2024年,永州經開區凈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家,排全市第一;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排全市第一;規模工業增加值增幅、稅收總額增幅、地方財政收入增幅均排全市第二。在國家級開發區綜合評價中排名較上年度前進9位,在省“五好”園區綜合評價中排名較上年度前進16位,繼續保持全省產業園區營商環境評價先進,獲評“省級新型工業化產業五星級示范基地”“全省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協調工作先進單位”“全省安全生產和消防工作優秀單位”“全省環保誠信園區”。今年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暨大抓招商大抓項目大抓環境動員會議召開之后,永州經開區旗幟鮮明地提出,以“三個抓手”破題開路,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爭分奪秒抓招商,全員、全天候精準對接。實施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黨工委、管委主要領導既掛帥又出征,專班化運作,清單化、全天候推進,深化區域協作,搶抓沿海產業梯度轉移機遇,推動產業鏈跨區域協同,為打造“招商引資大洼地”注入強勁動能。聚焦兩個主導產業實施產業鏈招商,加大對節點型、鏈主型、功能性項目的挖掘與招引,吸引上下游企業落地落戶,推動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提升招商效率。深化“永商薈”平臺作用,健全湘商回歸、校友回湘常態化對接機制,推動招商引資從“單點突破”轉向“鏈式集聚”。支持龍頭企業合作伙伴以商引商,形成“招來一個、引來一批”的“雁陣”效應。
不遺余力推項目,全面、全過程用心保障。落實投資項目包保責任,開展“全生命周期”服務,按照“謀劃項目抓前期、洽談項目抓簽約、簽約項目抓落地、落地項目抓建設”思路,通過機制創新、流程再造和效能升級,全方位激活項目建設動能。完善“要素跟著項目走”的保障機制,破除制約項目進度瓶頸的問題,消除土地、資金等項目落地障礙。組建“指揮部+服務專班+要素專班”聯動團隊,緊盯手續辦理、施工管理、要素保障等環節,形成“問題發現-分級處置-跟蹤反饋”的閉環鏈條。通過把精力向項目聚焦、把資源向項目聚集、把政策向項目聚力,推動項目建設不斷提速增效。
千方百計優環境,全效、全周期保姆服務。在人才招聘、融資對接、政策兌現、企業降本增效等方面提供“保姆式”服務,形成“需求即時響應、服務全面適配”的政企協同發展格局。優化“接訴即辦”機制,健全完善“統一受理、依責辦理、期限辦結、審核督辦、科學考核”全流程閉環運行模式,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加強園區交通、能源、信息、科創平臺等基礎設施建設,謀劃實施工匠學院、物流中心等配套設施項目,提高綜合承載能力,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