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寧遠縣委書記胡勇剛
□全媒體記者 謝檔 通訊員 周運菊
初夏的寧遠,生機勃發。寧遠縣委書記胡勇剛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系統闡述了2025年工作部署。他表示,寧遠縣將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兩會精神,主動融入全市構建“一核兩軸三圈”區域經濟發展格局,錨定“打造永州南部經濟發展軸區域中心城市”戰略目標,以“三區一振興”為主陣地,全力以赴拼經濟、凝心聚力抓項目、奮勇爭先促發展,奮力書寫高質量發展的“寧遠答卷”。
聚焦現代產業,在提升發展實力上見行見效。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以產業賦能帶動縣域經濟實力提升。做強新型工業,圍繞“一主一特”延鏈補鏈,積極培育鋰電材料鏈主企業,實施重點產業倍增計劃和存量企業提產擴能、原地倍增行動,強化輕工紡織(體育運動裝備)特色產業品牌塑造、鏈條延伸,增強產業鏈條的韌性和競爭力。做優特色農業,持續優化生豬、烤煙、油茶“三大傳統產業”,積極培育設施蛋雞、設施漁業、設施牛羊“三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九疑山兔、肉鴿、蔬菜水果等“三大特色產業”,深耕“九嶷系列”公用品牌,加快形成產供銷一體化產業鏈。做旺文旅產業,以承辦第四屆永州旅游發展大會為契機,緊緊圍繞“一山一城”,完成景區配套、體驗項目等,推行“旅游+體育、+研學、+文化、+節會”等,促進文旅融合、景城融合,實現“辦會興城”,確保九嶷山景區成功通過國家5A級旅游景區驗收。
聚焦投資消費,在強化發展支撐上見行見效。促進消費和投資更好結合,以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提高投資效益。緊盯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債券、特別國債,做大“項目儲備庫”,爭取更多項目進入國家、省、市“籠子”。全面落實“六個一批”機制,以“四個中心”標志性項目示范帶動,扎實推進九個“十大”項目建設。提振消費信心。搶抓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機遇,持續增加優質產品與服務供給,依托文廟街區、九嶷時代廣場等消費集聚區,大力發展夜演夜游、夜展夜市、直播帶貨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充分激發消費新活力。提效商貿物流。創新培育連鎖商超、特色餐飲、商品零售、冷鏈供應等商貿企業,加快推進京東物流供應鏈產業基地建設,打造湘粵桂邊物流供應鏈產業集散示范區、數智供應鏈中心,構建縣鄉村三級物流體系。
聚焦改革開放,在激活發展動能上見行見效。堅定不移抓改革,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更好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鞏固拓展農村宅改、二輪土地延包等國家級、省級改革試點成果,高效承接21項省市改革試點任務,推進9項縣級重點改革事項,探索形成一批具有寧遠辨識度的標志性成果。堅定不移抓招商。積極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加大承接產業轉移力度,堅持主要領導帶頭招商、小分隊招商,創新開展資源招商、產業鏈招商、平臺招商等方式,發揮基金對社會資本撬動作用,大力推進湘商回歸、校友回湘。堅定不移抓營商環境。豐富“舜(順)心辦”品牌內涵,制定“免申即享”政策清單,創新推行項目“極簡審批”改革,深入推行審批服務事項“一次不用跑”,有效降低企業綜合性運營成本,深化履約踐諾攻堅,把營商環境打造成寧遠核心競爭力。
聚焦民生福祉,在共享發展成果上見行見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把城鄉融合推得更深。探索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省級試點,有序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實施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提升,深化“一水兩園”片區提質,優化城區公共服務,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把民生實事辦得更好。大力支持經營主體減負穩崗,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深入推進“教育質量提升、醫療水平提升、背街小巷提質改造”三年行動計劃,抓好農村“三資”、醫保基金、住房保障、殯葬改革等群眾身邊具體實事,把安全底線守得更牢。堅決筑牢經濟金融、安全生產、生態環保、社會穩定防線,精準精細防范化解各領域風險隱患,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