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王琳 陳珂欣 顏想念
永州地處湘江源頭,生態環境是我市最亮麗的名片。近年來,永州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定扛起“守護好一江碧水”的源頭責任,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深入推進十大生態環保項目建設,走出了一條生態修復、產業轉型與民生改善協同發展的創新之路。
守護碧水清流 共筑生態屏障
4月30日,在新田縣污水廠搬遷及管網配套建設項目現場,機器轟鳴、車輛穿梭,工人們爭分奪秒搶工期、趕進度,現場一片繁忙景象。該項目一期工程建好后,一天可以處理5000立方米工業污水,滿足目前園區所有企業生產污水處理需求。同時,工業污水通過多種組合工藝處理后,出水能達到一級A類標準,污泥脫水至含水率60%以下,將助推新田工業園區“招商提速、園區提檔、產業提質、環境提升”。
“項目目前已完成全部主體施工,綜合樓、高效沉淀池、生物池、污泥脫水機房等構、建筑物裝修工程已完成70%,正在開展設備和管道安裝施工。計劃第二季度底完成裝修、管道安裝及附屬工程,第三季度完成設備安裝并投入試運行。”該項目負責人劉明華表示。
近年來,除了新田縣污水廠項目,永州還全面推進湘江流域生態治理,實施“河長制”“林長制”,完成黑臭水體整治,同步推進的中小河流生態綜合治理項目,以清淤疏浚、生態護岸、植被恢復為手段,重塑河道生命力,讓“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成為常態。生活污水處理提質項目包含冷水灘區、零陵區朝陽片區、永州經開區梓塘片區、濱江新城片區的城市污水處理,鄉鎮污水配套管網覆蓋雙牌、道縣、寧遠等縣16個鄉鎮,累計新建管網8公里,系列工程顯著提升城鄉污水處理能力,完善基礎設施,筑牢生態屏障,從源頭斬斷污染入河,助力綠色發展。
用好生態資源 助力旅游發展
為迎接即將到來的避暑游旺季,連日來,金洞牛頭山景區沿線河岸1000米生態護岸工程正在加緊建設。該河床因長時間河流沖刷,水土流失嚴重,影響周邊景區發展。去年,當地在維持自然岸線原貌的基礎上修建生態護岸。同時,利用生態優勢在沿線打造玻璃漂流、沖浪泳池等文旅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帶動游客量增長1至2倍,周邊餐飲、住宿等衍生消費提升20%。
這是金洞“兩山”基地建設示范項目的一個縮影。該項目總投資約11.79億元,包含白水河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程、黃家臺康養中心、溫泉中心建設以及國家儲備林建設,旨在以生態“含綠量”提升發展“含金量”。
“我們通過建設生態護岸,不僅改善河道環境,美化河岸,還可以防止水土流失,提升牛頭山景區的生態環境,增強游客體驗感。”金洞管理區環保局副局長蔣增輝介紹。
“五一”假期,在藍山縣云冰山旅游景區,前來旅游觀光的游客絡繹不絕。這里既能溯溪徒步,又能在夜晚看星空、清晨觀云海,登上山頂還能體驗“一腳跨兩省”。云冰山文旅項目目前已規劃建成度假酒店、自由部落民宿群、千戶瑤寨等住宿單元共計500個床位;完成道路設施、魔毯、鐵索橋、兒童游樂園等設施;打造了高山苔蘚區和“一腳跨兩省”等打卡景點;新增露營基地、跑馬場等新業態。
隨著生態環境的持續改善,生態旅游、生態農業等綠色產業蓬勃發展。“五一”假期,零陵古城、雙牌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等景區迎來第一波客流高峰,零陵區以“科技+旅游”為主打,舉辦AI機器人科普展,讓游客沉浸式感受科技魅力,假期首日游客超4萬人;雙牌陽明山國家森林公園十萬畝野生杜鵑花,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的繁榮。
今年一季度,全市接待國內外游客1741.18萬人次,游客總花費158.81億元,分別增長11.3%和9.9%。
保護生態環境 助推產業振興
5月4日,寧遠縣西灣村舊石場上新建的九嶷山兔文化產業園游人如織,處處洋溢著歡聲笑語。
此前,該舊石場一直處于廢棄狀態。每到雨季,場內大量碎石沙土被沖刷到農田里,影響農民耕種。自2022年開始,當地對舊石場進行生態修復,在將原采石區隔離的基礎上,對采石場裝卸區和沿線進行了復綠。同時,探索“礦區+產業+文旅”的轉型發展模式,建設了九嶷山兔文化產業園,開發了集戶外拓展、研學科普和團建游樂于一體的生態旅游區;利用原生活區建成九嶷山兔養殖場,配套進行兔肉深加工,并廣泛開展兔文化科普。村集體以礦山土地入股,每年享受租金8.4萬元和股本分紅10%。該項目前期投入600萬元,實現了戶外露營區、婚慶團建區、餐飲住宿區、親子游樂場、兔文化展覽館(三區一場一館)的初步運營,并與旅行社簽訂引流合作協議,可同時容納2000人次游玩觀光,真正實現“變廢為業”“變廢為景”。
九嶷山兔文化產業園開園以來,定期舉辦美食節、音樂節等活動,吸引大量游客來此游玩、團建。村民自制的釀豆腐、糖油粑粑、瓜簞酒、瑤山臘肉成了搶手貨,山上的蕨菜、苦菜公、粑粑菜、竹筍也成了“香餑餑”。此外,游客的大量涌入,還帶動了村莊及周邊的餐飲美食、休閑垂釣、民宿經營等多業態發展。
這是一份寫在綠水青山間的發展答卷。我市大力實施湘江源流域水質提升、生態旅游綜合開發、土壤和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礦山生態修復項目等十大生態環保項目,2024年我市生態環境滿意度96.12%,排名全省第二;52個地表水斷面全部達到Ⅱ類及以上水質,水質優良(達到或優于Ⅲ類)比例100%,全域空氣環境質量達到國家二級標準。永州正以生態“高顏值”推動經濟“高質量”,讓每一片藍天、每一汪碧水、每一寸凈土都化作老百姓的幸福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