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人們越來越關注自身的健康,醫療服務需求不斷上升。而同期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相對滯后,醫療服務供給沒有跟上,造成了醫療衛生服務提供和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距,影響了醫保服務的可及性。
為此,我們提出如下建議:一、探索長效的基金籌集機制。逐步建立起穩定的、與社會經濟發展及醫療費用自然增長水平相適應的籌資機制,一方面政府的籌資水平應隨著財政收入增長而同步增加;另一方面應根據當地居民的經濟收入和心理承受能力合理確定個人的繳費水平;此外還要積極探索籌資新路子,進一步擴大基金規模,完善補償機制。二、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不斷探索合理控制醫療費用的方法,調整定點醫院醫療費用結算模式,健全管理機構、參保者和醫療單位三方制約機制,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三、進一步深化城鄉醫療衛生事業的配套改革。加強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設、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探索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與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銜接,提高群眾的醫療保險水平。四、加大財政投入,合理引導衛生資源分配。建議政府增加財政投入,確保醫保安全平穩運行。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