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市各金融機構大力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取得了較好成效,但存在信貸投放仍有不足、投向結構不優、存貸比較低、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等問題。其主要原因:一是對金融機構的評估、考核和激勵機制不完善,財政資金杠桿撬動作用有待增強。二是誠信體系建設薄弱,少數企業、個人信用觀念淡薄、償債意識較差,一定程度上挫傷了金融機構的積極性。三是企業自身條件不足,經營管理粗放,有效抵押物不足。四是正規擔保平臺發展滯后,授信額度明顯不足。
為此,胡凱等14名代表建議:一、進一步完善金融機構的引導、激勵和協調機制,建立財政性存款與銀行信貸投放數量及結構、存貸比掛鉤機制。二、整合法院、工商、稅務、質監、公安、環保等部門信息資源,加強社會誠信體系建設,加大不良貸款清收力度,優化金融生態環境。三、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夯實信貸準入基礎。四、進一步拓寬融資渠道,完善金融服務體系。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