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翔宇等11名代表:
加快打造千億鋰電產業集群
項目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以最強的力量、最大的保障推進工作,扎實做好統籌協調、維護秩序、加快發展等各項工作,確保項目建設高質高效。
延伸產業鏈條,合理布局。以打造千億新能源產業為目標,建鏈延鏈補鏈強鏈并行,全力做大做強鋰產業集群。夯實硬件支撐,保障到位。加強勘查擴大鋰資源儲量;積極爭取能耗、建設用地指標;高標準建設綠色礦山。 做實企業服務,提升質量。做實產業聯席工作機制,調動工作主動性,加大正向激勵,活用反向約束。 高質量招商,打造優質載體。圍繞礦產開發和加工的上下游產業,鎖定重點招商區域,著力引進國內外具有帶動性、示范性的大項目、好項目,進一步延鏈、補鏈、強鏈,加快構建產業配套協作體系。
李斌等11名代表:
推動哲學文化思想產學研體系建設
周敦頤、柳宗元等哲學思想代表的永州優秀傳統文化,在中國文化歷史中有著重要的地位,推動其哲學文化思想產學研體系建設有著重大政治意義和社會經濟效益。
建議成立縣區文旅公司國有企業,為產學研體系建設增加了產業元素,讓市場化運營景區成為了可能。 成立市級哲學課程開發課題組,市委市政府整合一定資金作為課程開發基金,用于課程開發課題組的資金保障。 成立市級哲學文化思想傳播聯盟,探索共同開發、統一運營、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推廣“一碼游永州”推動哲學文化出海,加強對哲學文化思想的推廣宣傳。
朱陽輝等11名代表:
加快推進湖南稀土新材料產業園建設
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零陵區依托現有資源優勢,積極爭取與中國稀土集團聯手打造湖南稀土新材料產業園。
堅持高位統籌,健全管理機制。建議成立市級稀土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加快推進稀土新材料產業園項目建設。請市委、市政府給予關心和支持,盡快與中國稀土集團進一步簽訂項目落地框架協議,明確在零陵區黃田鋪鎮建設湖南稀土新材料產業園。堅持配套先行,強化要素保障。全力協調用地規劃,加大能耗指標的傾斜力度。加大政策支持,集聚發展動能。開辟辦證綠色通道,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加強稀土人才培養體系建設。
楊昌文等12名代表:
加快推進何仙觀水庫建設
何仙觀水庫工程位于衡邵婁干旱走廊南部地區,能解決黃田鋪、水口山、珠山、石山腳等干旱死角和東安等衡邵干旱走廊南部地區的灌溉問題,在提升水資源調配能力,保障糧食安全、供水安全和防洪安全,助推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等多方面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建議:一是明確瀟水湘江水源和何仙觀水庫水源為中心城區飲用水源,兩個水源互為補充。二是明確由市人民政府組建法人或指定市屬國有企業為項目法人。 三是請市委、市政府成立工作專班,協調省直相關部門,推動立項前期工作。
賀軍等15名代表:
加強慢性病防治工作
為積極做好慢性病管理工作,遏制慢性病快速上升的勢頭,保護和增進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特提出以下建議:
加大政府對慢病管理經費投入和加強衛生監管,提升管理效能,確保鄉村慢病工作開展的有效性。積極開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科普活動,普及健康生活行為,引導公眾特別是中老年高危人群早診斷、早治療。 加大慢病管理隊伍建設力度,更好為慢病管理工作服務。 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實現醫保資金縣級統籌,結余留用,調動基層對慢病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制定科學可行的慢性病防治評價體系,并將評價結果納入績效考核管理。
王軍等 11名代表:
推進農村零散住房集中布置
近年來,隨著新農村建設和鄉村振興工作全面推進,農村人居環境和經濟發展得到很大提升,但住房建設方面仍存在布局分散、設施配套不完善、交通不便、建筑風貌較差等問題。為此建議:
規劃引導集中安置,嚴格控制零星建房,引導零散住房到規劃確定的農村居民點建房,并切實保障集中建房用地。貨幣補償引導村外遷移。對于已在村外買房或有意向去村外發展的村民給一定的補償資金,同時引導騰退現有閑置建設用地和空置農業用地,退還村集體合理使用。 集中安置和貨幣補償并舉。對于一些經濟困難的零散住戶,采用集中安置和貨幣補償的方式,結合鄉村建設行動,引導集中安置,提供住房和經濟保障。 多部門聯動推進。農村居民建房過程中矛盾形式多樣,鄰里糾紛頻發需要各政府、國土和農業發展等部門、村委聯動協調、共同發力。
易恢節等15名代表:
支持回龍圩爭創柑橘特色小鎮
根據《政府工作報告》“支持回龍圩爭創柑橘特色小鎮”的工作要求,特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強化組織保障。成立專門工作專班,統籌回龍圩柑橘特色小鎮的規劃編制、創建申報、組織協調、督促檢查、宣傳推介等工作。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柑橘特色小鎮創建升級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力爭早日創建成功。 二是加大資金投入。設立永州柑橘產業發展基金,全力扶持永州柑橘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三是打造示范基地。在回龍圩設立永州柑橘研究所,明確回龍圩為永州柑橘綜合示范基地和培訓基地,力爭把“回峰蜜柑”打造成永州柑橘品牌的第一大品牌,發揮品牌效益,增加果農收入,唱響永州柑橘“國際歌”。
魏新林等11名代表:
森林防火體系共建共享
“十三五”期間,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65.53%。在全市范圍內建立森林防火共建共享體系,應對突發性自然災害,顯得尤為重要。
建議:在全市范圍內建立森林防火共建共享體系,應對突發性自然災害。 健全全市森林火險分級預警模式和預警模型,提高預警時效和精度。加強重點林區森林防火應急道路建設,建成防火道路網,保證森林消防專業隊伍物資運輸迅捷通暢。充分發揮機械化滅火效能,為各縣區提供森林防火救援服務。 升級森林防火指揮通信系統。提高重點林區森林防火無線電通訊覆蓋率,完成森林防火指揮系統升級,實現信息系統集成和網絡地理信息系統應用,確保重點林區與縣區森林防火指揮系統信息互聯互通。
羅智源等 13名代表:
增強城鄉客運一體化可持續性發展
如何讓城鄉客運一體化持續性發展,不成為“一錘子買賣”,成了一個繞不開的“坎”。
建議政府主導,政策引導,將統籌城鄉道路客運協調發展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大工程。專款專用,專項資金作何用途一定要分清,拆東墻補西墻最終會讓政府與企業陷入兩難的境地。促進“客貨郵”融合發展 ,鼓勵發展“多站合一”的鄉鎮客貨郵綜合服務站、“一點多能”的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點,推進縣鄉村物流共同配送,促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的工作目標。定制客運進校園,公務用車業務傾斜,財政補貼,讓城鄉客運一體化得到可持續性發展。
何德波等 16 名代表:
將湘桂運河納入全市戰略規劃
建議市委、市政府將湘桂運河項目(東1線方案)作為重點項目列入2023年戰略規劃,做好頂層設計。
各方提前謀劃,加強溝通協調。做好運輸需求預測,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加強溝通協調,舉全市之力盡早啟動湘桂運河東1線項目建設。科學合理開發湘桂運河。統籌考慮防洪、供水、灌溉、發電、航運、旅游、生態等需要。要做到資源統籌,積極發展和利用新能源,實現產業轉型,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和污染物排放。要堅持“航電結合,梯級開發,滾動發展”為主的開發模式,開展航道整治,配套建設港口碼頭、推進船舶標準化等措施,滿足Ⅲ級1000噸航道標準,打通長江、珠江兩大水運主通道,真正把湘江、桂江保護好、開發好、利用好,打造成為湘、桂兩省區“兩型社會”建設的新標志,發揮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作用。
李斌等 11名代表:
加快邊界路建設 服務山區百姓發展
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農村公路建設,農村道路交通運輸條件得到根本改善,但邊界地區跨區域邊界路,特別是省際、縣際農村邊界路建設嚴重滯后,影響了人流交往、農產品流通,制約邊界百姓經濟發展。
建議摸清底子,全面摸清邊界地區縣鄉公路對接連通情況,建立臺賬,摸清全市邊界路現狀。找準路子,規劃先行,分批實施,力爭在“十四五”末完成。 籌好票子。交通運輸部門要全力爭取納入全省“十四五”農村公路“三路”計劃調整;廣泛動員鄉賢、老板及熱愛農村交通運輸事業的能人捐款;動員道路建設后受益范圍內的群眾自愿投工投勞,林木、果樹等按標準補償,土地無償提供。 建好機制。健全農村道路運營機制,依法依規實施農村道路客運班車許可,完善農村招呼站的建養機制,按省定標準落實農村公路養護資金保障。
鄭國榮等 11名代表:
支持祁陽高新區申報創建國家級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祁陽高新區是永州市范圍內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總產值超過300億元的產業園區,不僅在祁陽市具有絕對實力,在全省也很有分量,現已基本具備創建國家級高新區的條件。
目前,全省其他產業園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都是以地級市的名義申報。鑒于祁陽市是縣級市,如果使用祁陽高新區現行的名稱,可能不利于申報,最好是以永州市的名義申報。因此,建議省級、永州市級將祁陽高新區更名為永州高新區,以此名稱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并在推薦申報上給予支持。建議永州市組建專門班子,由一名市級領導牽頭專抓,統籌全市資源,積極推進祁陽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
周新華等 11 名代表:
暢通小區內部消防通道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不斷加快,全市高層建筑日益增多,小區消防安全管理重要,尤其是消防通道的暢通關乎著每一位業主的生命財產安全。我市各個小區特別是高層樓宇的小區,部分車輛占用消防通道的現象比較嚴重,不但造成業主車輛、行人出入不便,一旦發生火災,更是大禍臨頭,損失慘重。
消防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建議落實主體責任。落實法律責任,建議授權給社區或者物業公司,讓他們有權力維護法律尊嚴。 落實技術措施。因為消防車屬于特殊車輛,底板很高,可以通過一定高度的障礙物,而這種障礙物家用車無法通過。對于增加此項設施的費用,可以由開發商或物業公司、業主承擔的辦法籌集。希望在中心城區有高樓的小區都能采取隔離措施,并逐步推廣到全市各個小區。
伍繼承等 11名代表:
做大做強我市蔬菜產業
我市是農業大市,具有種植蔬菜得天獨厚的優勢,是湖南唯一的國家級水果蔬菜外貿轉型升級基地。為進一步做好“種”和“賣”兩篇文章,把永州蔬菜產業的比較優勢做成絕對優勢,現提出以下建議:
提質產業基地,在穩定全市糧食生產面積的前提下,大力推進“稻-菜”“稻-菜-菜”“稻稻菜”模式發展蔬菜生產。對全市現有 113 個蔬菜認定基地及新增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認定基地提質改造達到80%以上。壯大龍頭企業,重點支持現有蔬菜經營主體做大做強。做響產業品牌,提升“永州之野”品牌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完善監管制度,加強重點基地質量安全監測。推進通關便利,促進“永品出境”。優化金融服務,持推廣蔬菜種植保險。強化科技支撐,引進、選育、示范推廣一批優質高產、適合永州種植和市場需求的優良蔬菜品種。
伍繼承等 11名代表:
推進農村集中建房 建設宜居美麗鄉村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和美麗鄉村建設的推進,在農村改善住房條件的過程中暴露出了很多問題。因此,建議推進農村集中建房,建設宜居美麗鄉村。
建議采用堵疏結合的辦法,有序引導農民群眾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適度集中建房。一要強化村莊規劃。統籌村莊道路、綠地、給排水、強弱電、停車場、排污、垃圾收集、公共服務、村民建房用地等設施布局。二要明確建房模式。因地制宜引導實施村民自建、村委統建、墊資統建等方式。三要加強政策支持。農業農村部門牽頭,自然資源、住建、交通、水利、電力等部門圍繞促進集中建房,研究支持政策,尤其在集中建房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上給予資金支持。
李冬梅等14 名:
用法治為中小微企業高質量發展護航
中小微企業占永州市場主體總量比例達90%以上,在擴大就業、改善民生、促進創業創新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各種因素影響,中小微企業面臨的生產成本漲、費用高、融資難、市場緊、服務缺等問題更加突出。
建議:盡快出臺我市中小微企業促進條例,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財政資金,應當優先保障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增強中小微企業融資擔保功能、充實融資擔保資金的需要。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及時公布惠企清單,主動精準向中小微企業推送惠企政策,及時研究解決政策落實中的具體問題,確保政策全面、及時惠及中小微企業。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貸款支持,制定完善扶持創業的政策措施,促進中小微企業融資。
曾春燕等 11名代表:
提振發展信心 促進消費恢復
近年來,由于疫情反復,對我市經濟造成較大沖擊,尤其是小微企業面臨較大的困境,大量微小企業面臨生存困難,裁員席卷各個行業,今年大學生就業形勢十分嚴峻。
為此建議:大力支持促進餐館、酒店、旅游、物流、商場、汽車等迅速開展活動,發放消費券。向各界傳遞把發展放在首要任務,提振信心,通過推出以新基建為核心的內需市場,帶動、提振發展信心。采取有力措施支持民營經濟法發展,提振民營企業信心,以恢復市場經濟活力和經濟增長的動能。 加大對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加大融資支持力度。 通過減稅、現金補貼、房貸補貼等,給予生育家庭支持。優化地產調控政策,松綁之前偏緊的房地產限貸,支持剛性和改善型住房需求,支持民營房企的合理需求,促進地產信心與消費。
朱陽輝等11名代表:
加強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
當前,永州市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十分嚴峻,為切實解決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懇請市級相關部門在資金、項目、政策等方面予的大力支持。
請求設立市級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常設機構,加強各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促進名城保護工作有序開展。加強市委、市政府對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的支持、指導。 加大財政支持。一是將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納入市級財政預算,每年拿出一定額度的資金用于歷史城區居民改善房屋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二是向國家、省相關部門爭取專項資金,支持歷史城區、歷史街區的基礎設施改造,歷史建筑的修繕等。
雷聳等12名代表:
建立市級國有企業管理巡察制度
建立市級國有企業巡察制度,對企業黨的建設、經營管理、改革發展等各方面情況進行巡察,是對國之大者心中有數的實際行動,是實現高質量巡察全覆蓋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明確巡察主要任務,著力查找市級國有企業經驗管理中存在的責任、作風和腐敗問題,服務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明確職責定位,持續加強自身建設,為實現“兩高兩強”目標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巡察監督,推動市級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提質增效。充分發揮巡察作用,更好發揮國有企業國民經濟穩定器作用,扛穩國企責任擔當。
唐輝燕等11名代表:
加強精神障礙患者管控力度
精神障礙者肇事肇禍對社會穩定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對精神病患者進行有效的監管,把“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勢在必行。
建議進一步建立健全多部門共同參與的綜合防控體系,強化對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管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全面掌握轄區精神障礙患者病情變化、治療情況以及家庭監管情況。進一步強化精神障礙患者監護人的日常監護責任,對精神病患者監護人實施以獎代補政策,引導監護人認真履行監護職責,明確監護管理責任。 進一步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人員的防護工作。政府部門要建立綜合保障聯動工作機制,明確各自工作職責,確保我市社會秩序安全穩定,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唐小勇等11名代表:
完善市區文旅行業執法體制
根據市、區體制調整的文件要求,按照 “管行業就要管安全”的職責劃分,冷水灘區文化旅游體育局在日常安全生產檢查過程中責權不匹配,監管機制運行不順暢。
建議成立永州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冷水灘大隊,將文化、旅游、文物、體育等4個行業安全生產執法權授權永州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冷水灘大隊負責組織實施。永州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冷水灘大隊納入冷水灘區安全生產考核范圍內,將執法工作和績效考核結合起來,考核結果報永州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真正做到權責統一,為冷水灘區文旅體行業安全生產工作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