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輪營改增試點中,與民生相關的生活服務業一直備受關注。4個多月來,生活服務業的改革情況如何?最近,相關行業協會紛紛展開調研,給出他們的判斷。
中國烹飪協會日前發布《2016年1月~7月全國餐飲市場分析報告》。在分析上半年政策對餐飲行業影響時,報告指出,政府部門不斷出臺利好政策,保障了餐飲行業科學可持續向前發展。“而上半年影響最大的新政莫過于餐飲業全面施行營改增。”
該報告顯示,目前大多數餐飲企業正處于適應新稅制的磨合階段,也逐步切實感受到營改增所帶來的減輕稅收負擔的利好,并促使餐飲行業科學規范發展。
海底撈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營改增推開前,海底撈提前準備,完善了供應鏈,打通了抵扣鏈條。營改增推開僅3個月,海底撈北京地區就減稅836萬元,減稅幅度達到45%。
“營改增在生活服務業全面推開,讓餐飲企業真正享受到政策創新釋放的改革紅利,但仍需改善政策環境,出臺相應配套細則措施,切實解決進項稅可抵扣項目難以取得票據、法人公司匯總納稅等現實問題。”中國烹飪協會會長姜俊賢說。
除了中國烹飪協會,各省級行業協會也通過調研、座談,掌握分析營改增給企業帶來的影響。
不久前,中國七省餐飲與住宿業發展交流座談會在鄭州召開,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山東、河南和湖北七省餐飲與飯店協會主要負責人在會上共同分析了營改增稅制改革給餐飲與住宿業發展帶來的影響。
與會者認為,營改增的實施對于餐飲住宿企業的利好比較明顯,具體包括:減少了整個行業的重復納稅問題;有效防止了企業偷稅漏稅,更好地規范了行業發展;減輕了企業負擔,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加強了食品安全管理等。
與餐飲行業的平穩運行不同,營改增剛剛開始,酒店業就“火”了一把,部分飯店借機漲價的新聞轟動一時。為此,中國旅游飯店業協會、中國飯店協會還曾發起倡議,呼吁飯店業全力保障營改增的順利實施。
“一些酒店當時漲價,主要是因為營改增試點剛開始,企業、消費者等都還處于磨合期,現在這些問題都已整改完畢。”中國飯店協會副秘書長宋小溪表示。
根據中國飯店協會6月對重點企業調查顯示,除小規模納稅人稅負下降40%外,70%的一般納稅人企業實際稅負出現下降,下降幅度處于7%~26%之間,差異主要體現在可獲得的進項抵扣的多少;另30%的企業由于部分成本壓期結算,實際稅負尚未有明確測算結果。
記者了解到,隨著營改增試點的推進,部分行業協會陸續啟動本行業的營改增調研工作。8月,中國旅游飯店協會啟動飯店業增值稅調研工作。9月,中國旅行社協會也就營改增對旅行社的影響展開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