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建明 袁忠民
瀟水秋深碧如黛,東山飛霞丹桂香。
金風送爽,天高云淡。國慶長假期間,“錦繡瀟湘源、千年詩文地”的零陵,色彩斑斕,景色宜人;“千年古城”的零陵,風韻厚重,風采迷人——在古色古香的柳宗元文化旅游區,在歷史悠久的東山景區,在清秀亮麗的“永州之野”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在紫薇爛漫的十里花谷,在幽靜美麗的雙牌灌區百里花果風光帶,在鄉情濃郁的香零山村、悟山里村,活力四射,異彩紛呈,四方游客紛至沓來,共游山水,共度雙節,共享歡樂。
近年來,永州市零陵區切實打好“旅游升溫”戰役,以歷史文化和山水資源為依托,以零陵古城文化旅游項目為核心,以歷史文明傳承創新為載體,向著彰顯零陵特色、突出古城風情、具有高水準的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湘粵桂旅游圈的黃金驛站、永州高端旅游產品第一品牌的目標而闊步前進。
據統計,今年前9個月,零陵區實現旅游接待500余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28億元。
古城零陵 彰顯韻味
《史記·五帝本紀》曰:舜“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為零陵”。零陵之名始稱于世。有考古資料顯示:“零陵是夏以前全國已出現的34處古地名之一”。零陵這座歷史的名城古城,也是一座多彩、多元、多維的城市。
——零陵古城俊美。零陵雅稱瀟湘,因瀟水與湘水在這里匯聚,煙波浩渺,天水相連,形成“永州八景”之萍洲春漲的著名景觀和“瀟湘八景”之首“瀟湘夜雨”的瀟湘意象。兩千多年的城市發展史,使零陵形成了“兩山一水擁一城”的城市格局和“楚粵通衢、漢唐名郡、瀟湘之源、山水綠城”古城特色。
——零陵文化優美。零陵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柳文化、舜文化、草書文化、宗教文化等獨樹一幟,聲名遠播;“永州八景”馳名華夏,“永州八記”遺址聞名遐邇。零陵名賢薈萃,柳宗元、元結、懷素、周敦頤、歐陽修、陸游、黃庭堅、張浚、徐霞客、何紹基等都在這里留下足跡和墨寶。境內有國寶單位6處7地、省保單位4處、市保單位47處。
——零陵風光秀美。零陵山水獨特,生態優良,旅游資源豐富。有各類景區景點230多處,已建成國家4A級、3A級旅游景區各1個,國家濕地公園1個。
時光流逝,美景常在。
為了讓歷史文化保護與現代城市建設協調共進,零陵區著力保護固態、傳承活態、發展業態,讓傳統風貌與現代氣息交融,讓零陵歷史文化彰顯個性、突出特色:
——保護固態。加強重點文物保護,堅持城市建設審批與實施均以文物保護需求為前提,堅持“政府主導、規劃先行、保護優先、關注民生”的原則。先后編制出臺了零陵古城保護與開發規劃與項目系列規劃,永州之野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建設規劃,柳子街歷史建筑修繕規劃,東山景區、周家大院、仙姑故里等名勝古跡保護規劃。先后投融資7億多元,對柳子廟實施保護性“內充外延”工程,對周家大院開展恢復性修整;對東山景區進行保護建設并完成文廟、武廟修繕;對愚溪進行清淤疏浚,溪底白石崢崢,溪岸修竹亭亭,重現“如鳴珮環”之景象;對“永州八景”、“永州八記”遺址進行了全面修復。
——傳承活態。加強對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保護、開發、傳承。對國家級非遺名錄零陵漁鼓和零陵花鼓戲等3項省級非遺項目以及6項市級非遺項目,通過展演展示等形式,進行活態保護和傳承。并分別認定省、市級非遺項目代表性傳承人2名、6名。
——發展業態。加強人文交往交流交融,增強“零陵古城”品牌的影響力,全面提升零陵古城的文化影響力。
文化零陵 凸顯個性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零陵區突出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協調推進。
零陵區以全域旅游的戰略眼光布局謀篇,立足“瀟湘之源、詩畫零陵”形象定位,舉全區之力發展全域旅游。計劃投入170億元全面推進“一個核心、三種體驗、三大板塊”建設,即:建設好零陵古城旅游城區這個核心,實施“進城”、“下鄉”、“入水”三種體驗,突出零陵古城、鄉村旅游、沿河風光帶三大板塊。為零陵古城創建5A級景區打下堅實基礎。
零陵區委書記唐燁指出,零陵區著力發展特色旅游產品,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進城”、“下鄉”和“入水”三種體驗:
——“進城”,就是發展古城歷史文化游。以零陵古城歷史文化為核心,整合周邊古城遺址、廟宇商街、書法碑刻等歷史文化資源,加快推進“零陵古城”項目“一軸兩帶三核五街”建設,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加大零陵漁鼓、花鼓戲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大力發展歷史文化展示、研學訪古、民俗體驗等旅游產品,讓廣大游客徜徉歷史的街頭、喚起文化的記憶。
——“下鄉”,就是發展永州之野鄉村游。充分利用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按照“建點、連線、擴面”的思路,發展以“永州之野”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為重點的鄉村旅游,突出以零陵古城為起點,以黃溪河康體運動游、賢水河民俗風情游、觀音山宗教文化游、都龐嶺自然風光游為組團,整合沿線旅游資源,培育鄉村賞花、農家美食、農耕體驗、鄉村懷舊等旅游產品,讓游客體驗農耕之趣、休閑之樂和鄉村慢生活。
——“入水”,就是發展水上觀光體驗游。借鑒桂林“兩江四湖”、南京秦淮河、“夜游珠江”等成功典范,依托零陵“兩山夾一水、一水托數洲”的自然條件,加強瀟水兩岸“永州八景”“永州八記”景觀建設,實施濱水景觀亮化再造,培育“夜游瀟湘”“漁舟晚唱”“水上運動”等旅游產品,著力把瀟水、賢水、愚溪打造成為風景名勝與現代景觀融合的水上旅游體驗帶。
這次國慶、中秋兩節,零陵區演繹了文化旅游完美結合的精彩華章——
在工人文化宮,舉行了“歡度國慶節 喜迎十九大”百姓月月樂專場文藝演出;
在柳宗元文化旅游區、東山景區,分別進行了為期8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表演,向游人展示了零陵漁鼓、零陵花鼓戲等獨特藝術;
在周家大院,連續8天表演舞龍舞獅;
在荷塘月色景區,連續8天開展釣龍蝦比賽……
這8天,零陵城鄉各個旅游景區景點人氣暴漲。
零陵區在打好“旅游升溫”戰役方面,立足“俯首是歷史、俯首是文化”的美譽,牢牢把握發展大勢,切實強化文化旅游各項基礎工作,讓零陵處處彰顯歷史文化名城的特色,喚起文化的記憶,彌漫文化的氣息,不斷提升群眾文化幸福指數。為此,區里重點唱好“五臺大戲”:
一是重頭戲。重點實施好文化旅游配套“十個一”工程,即建設一家四星級賓館、一個形象片、一句城市宣傳口號、一條特色街區、一個特色小鎮、一條旅游線路、一個旅游節慶活動、一桌特色菜、一個特色窗口、一套文化旅游叢書等,全面構建“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體系,努力提升旅游產業品質。
二是特色戲。辦好具有零陵地方特色的“兩節”,即每年春節前后舉辦文化藝術節,每年舉辦一次鄉村文化旅游節。
三是群眾戲。以“政府買單、群眾看戲”的形式,每月舉辦一場“廣場文化百姓樂”活動,每月確定一個主題,打造好這個被群眾譽為“沒有圍場的劇場”。
四是大眾戲。廣泛開展送文化下鄉進社區。在農村,組織好送戲送圖書送電影下鄉,建設好農家書屋和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示范點,在城區,打造“十五分鐘文化服務圈”,豐富街頭圖書閱讀點,培育健康活潑的街頭文化、社區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等。
五是公共戲。拍攝零陵旅游宣傳片,制作零陵旅游地圖,編制“永州之野” 導游講解詞和宣傳折頁,制作柳宗元文化旅游區宣傳折頁、景區宣傳片。
畫圖零陵 盡顯魅力
10月,零陵河西,瀟水之濱,項目建設工地一片繁忙,如火如荼。投資70億元,占地1480畝的湖南省、永州市重點建設項目——“零陵古城”文化旅游綜合保護開發項目將在這里傲然挺立。
千年古城風景這邊獨好,瀟湘奮進江山如此多嬌。在“零陵古城”文化旅游綜合保護開發項目建設中,有兩個時間節點銘記在零陵人民心中,載入了零陵發展史冊:
——2015年7月10日,“零陵古城”項目在北京成功簽約。這個項目總用地約1480畝,建設期限6年,總投入70億元,項目建成后2年內,可實現年接待游客量500萬人次,直接提供就業崗位約10000個。
——2016年9月25日, “零陵古城”項目在瀟水河畔勝利開工。
“零陵古城”項目以宋代湘南建筑為隱形骨架,以明清建筑形態肌體、瀟湘永州文化為靈魂,是集生態文化休閑、民俗文化體驗、市井文化消費、主題游樂互動、養生休閑度假于一體的5A級歷史文化旅游和國際旅游度假古城。
一年來,“零陵古城”項目建設進度加快,已新建仿古建筑6萬平方米,完成主體結構3萬平方米,新建游客接待及展示中心6棟,并對外開放。
令永州人更加感到歡欣和鼓舞的是,經過永州人的多年努力,2016年12月,在即將跨入2017年新年的時候,從首都北京傳來喜訊,國務院批復永州市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錦繡瀟湘,又添一塊含金量最高的“國字號”招牌。
隨著永州市旅游升溫戰役的打響,零陵旅游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入秋以來,零陵旅游步入黃金時節:永州之野鄉村旅游精品線路開門迎客;2017年永州市零陵區首屆鄉村文化旅游節激情上演,五大板塊46項分項活動引爆零陵,來自全國各地的10余萬群眾前來尋花海韻味,賞鄉村風物,親自然山水;“兩節”期間,各景區景點更是爆滿……
零陵旅游大大的火了一把,美了一回,零陵文化旅游品牌打響,一股新的零陵“旅游熱” 掀起。
零陵區委、區政府堅持“布局美、產業美、環境美、生活美、風尚美”的五美鄉村目標,堅持綠色發展理念,結合精準扶貧和美麗鄉村建設,將發展鄉村旅游作為零陵文化旅游的重頭戲來唱,使零陵更漂亮、更嫵媚,文化旅游的人氣和名氣全面提升。
——地處城郊的南津渡辦事處香零山村,因毗鄰永州八景之一的“香零煙雨”而得名。村里通過投融資500多萬元,對民房“穿衣戴帽”,完成墻體藝術彩繪1000余平方米,建設觀光荷花池塘80畝、賞花棧道300米、自行車賽道2.8公里。建立了高標準的閱覽室、衛生室、便民服務中心、留守兒童室、村農技站等。
——地處永州之野鄉村旅游精品線路上的省級示范村富家橋鎮何仙姑村,以發展花海觀光休閑農業為主,引進花海公司和漂流公司,流轉土地1200畝,種植400畝紫薇花,100畝脆桃。夏秋時節,十里紫薇花海聚集了滿滿的人氣?!笆⑾木G遮眼,此花紅滿堂”,這里的紫薇,以熱情奔放的姿態肆意綻放著,艷麗的花朵,充滿生機。何仙姑村由此成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名村,年接待游客達30萬人次。
——全國農村社區創建示范點石山腳街道悟山里村,縱深推進“清潔村莊、整潔家園、美化環境”行動,發放垃圾桶536個,新建集中處理垃圾池一座。同時,該村推進農民服務體系建設,農民休閑娛樂文化廣場、籃球場、助殘無障礙設施,農村電商、農技咨詢中心、村醫務室、幼兒園基本齊全。年過七旬的石茂勛老人自編了一首小詩贊美村里:“說說我們悟山里,村容美麗眾人夸,鄉風文明傳佳話,戶戶和諧如一家?!?/p>
——雙牌灌區百里花果觀光帶主要路段的接履橋街道四達亭村、甸尾頭村,是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個縮影。項目投資3000萬元,打造四季花海觀光帶、紫薇造型景觀帶觀景平臺、花海漂流等項目。種植美國三紅紫薇150萬株,四季常青草皮10萬平方米,成為湖南乃至國內最長的紫薇造型景觀帶,也成為零陵鄉村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目前,零陵區已全面完成6個省級美麗鄉村示范村、15個區級示范點和47個人居環境重點整治村建設任務。
當前,零陵正積極推進“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轉變,并通過擦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這塊“金字”招牌,打造“城在林中、路在綠中、房在園中、人在景中”的生態之城,彰顯零陵的人文之美、山水之美、城市之美,穩步向全國旅游休閑示范城市邁進。